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暑期实践专题报道十四: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小分队走进长兴新开河村试验示范村
作者:李欢  摄影: 编辑:曾晓江 时间:2019-07-12 点击数: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一直摆放在极高的位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新型乡村围绕产业、生态、乡风、文明等进行管理,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随着农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已经有部分村落成为实验示范基地,村里的领导班子逐渐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方向转变。

为了充分认识并学习新型农村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小分队于7月4日开启了为期3天的浙江省长兴县的调研活动,位于太湖之畔的实验示范基地新开河村成为我们参观的重点村落之一。调研期间通过村委介绍、与村民交谈、座谈会、问卷等方式了解村子是如何从以往普通小村落到现在独树一帜成为楷模,从村子文化氛围、居住变迁、村民精神状态、幸福指数、生活环境、衣食住行等方面深度了解新开河村的变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了解乡村,在实践中与村民交谈了解乡村的变迁,实践与书本相结合不仅增加了视野的高度更是锻炼了我们与同学、老师、村民以及社会沟通交流的能力。

入村新体验,开启探索新旅程

7月5日上午我们来到新开河村,来到门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别墅映入眼帘,门口旁边的大草坪上写着“新开河家园欢迎您”的红色大字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宣传标语,阐释了新开河村淳朴、厚实的民风和一直奉行的勤劳致富理念。走进开河村会看到“您已进入垃圾分类区域,请注意行为规范”的字眼和新开河垃圾分类网格化片区监督一览表,以及村官志、新开河2017-2019年实现的突破。

顺着村子里的柏油主路前进,可见道路两侧的庭院里家家有花草树木,整洁的小庭院,通过栏杆分开住户。户主们在自家庭院里种上花草,在这盛夏凌霄花悄悄透过栅栏刺探外面的世界,引得同学和老师的一片赞赏。有些住户在庭院门口种上黄瓜、南瓜、玫瑰和山茶花,玫瑰露娇嫩欲滴带着露珠更是增添了村子的整体美感。

村官村民团结一致,促进村内繁荣

村委热情的带着师生一同参观新开河村,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新开河村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实行两年了,村民每家每户发放分类垃圾桶,在2017年时由志愿者每天上门对村民的生化垃圾进行指导分类和收集,这样持续3个月后随着村民自主意识的提高每家每户都能很好的进行垃圾分类了,按照新开河村的分布情况进行垃圾片区划分,每个片区设置一位网格长,其职责是做好自家的垃圾分类和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工作,同时做好对联系户的宣传和监督工作。网格长下面细分出一系列负责人如党员、队长或村民代表,每位党员、队长或村民代表指导6位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工作。每个月户主会对相应的负责人进行点评,如果负责人的评分持续较低会有一定影响,例如党员干部会面临被劝退党的危险。

随着村委的层层介绍,大伙往村里走去,一路上村民都热情的走出家门同村委亲切打招呼进行问候,村委也积极回应,老人孩子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或许只有十分廉洁、贤良的村委才会有这么高的待遇吧,这些基层干部真的响应了习总书记所说的:“要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真理。整洁的村道路边有几片垃圾,村委细心的捡起来耐心的送进旁边的分类垃圾桶,这一幕着实让人震惊村委只有自己踏踏实实、以身作则才有村民真心效仿,约束自己。

坚持垃圾分类,完善老年保障体系

走到村尾可以看到新开河垃圾兑换超市进行积分兑换,易拉罐、报纸、旧衣服、啤酒瓶、塑料瓶、书箱等都可以兑换成积分,1个积分可以兑换成1元钱。兑换点旁边有一个便民服务点,村民们购买生活用品十分方便。再往前走会看到三五老人结队在一起聊天,原来这是“太湖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委们热情的同养老中心的老人打招呼,老人看到村委也如同见到自己的子女一样,十分开心。通过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养老中心面积达到900平方米,共三层,设有保健室、休闲室、影音室、理发室、餐厅、康复训练室、健身房、休息室、日托室等24个服务室,为辖区内90周岁及60周岁以上残疾老人提供无偿专业化服务,为60-90周岁老人提供低偿、有偿等专业化服务,并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化品质。

这里的目标是:“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吾爱吾老服务品牌”让老人满意,让政府放心。对老人奉行诚心、关心、耐心、细心、贴心的“五心服务”,实行管理标准化、服务流程化、内容多样化、强调个性化、体现亲情化的“五化原则”。这个养老机构的老人群体庞大,体系十分健全传承了尊老爱老的中华美德,使得孔子在千百年前所言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不再遥远。

文化与生活同在,休闲与快乐齐行

村里的文化礼堂在养老中心的旁边,这里陈列着新开河村的民俗文化活动,如端午划龙舟、清明撒石灰等活动;村里的历史文物如太平桥、乌云桥等;村里最美庭院、文体活动、教师榜、军人榜、笑脸榜、学子榜、寿星榜(百岁老人)、善行义举榜等宣传村内的优秀事迹,村里的文化礼堂能容纳210余人同时开会,出来文化礼堂会看到有一个篮球场,一些刚退休的老人会带着孙子、孙女来球场散步玩耍。在村内散步会发现这里有旧衣物回收箱和农家宴会厅垃圾投放处,垃圾不可腐烂的会进行焚烧发电,可腐烂的沼气发酵既能解决能源问题还能制造肥料,一举多得。

(消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