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暑期实践专题报道十三:“同迎七十华诞·共筑美丽乡村 ”东阳夏黄村乡村景观建设调研
作者:王静  摄影: 编辑:曾晓江 时间:2019-07-11 点击数:

正值建国70周年,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振兴乡村·共创美好”暑期双创调研团队走进东阳市湖溪镇夏黄村,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建设,从乡村景观营造、庭院设计、垃圾分类调研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1日调研成员们在指导老师陈丹维、饶显龙的带领下,在查济民楼前举行了简短的启动仪式,伴随着启动仪式而涌现的还有成员们的无限灵感与滚烫热情。在启动仪式举行的一周前,成员们早已兴致勃勃的跟着指导老师到达实践基地—东阳市湖溪镇夏黄村进行过实地的调研与考察,并结合村庄的具体情况拿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7月8日下午,从烈日当空的杭城到大雨滂沱的东阳,虽然天气属于两个极端,但是调研小组的热忱未曾因炎热而躁动一毫,也未因大雨的冲刷而倦怠一分,大家一路从杭城坐到东阳,两个小时的车程,大家一边仔细观察途中高速路上植物变换,一边交谈着对夏黄村改造的想法,虽然之前的方案大体已经确定并且也得到了夏黄村村干部及村民的肯定,但是调研小组丝毫不敢懈怠,总希望能够精益求精,将方案做到细致做到完美,为夏黄村做实际贡献,为树大争光。至夏黄村时天色已晚,但村干部还是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大家稍作休整后,便积极开始讨论制定第二天的计划安排。

7月9日,调研小组全员实地踏查了村庄的基本情况,对夏黄村的整体规划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致了解。上海的垃圾分类正如火如荼的举行但是殊不知在夏黄村,村民们便早早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夏黄村有垃圾分类示范村的称号,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便是帮助村民们继续完善垃圾分类系统,使其更规范化,并加强宣传工作,成为一定的特色。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我们还是撑着伞,挨家挨户地上门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夏黄村的现居村民大都为老人,人虽老,精神却仍然矍铄。在与我们的攀谈中,爷爷奶奶们十分热情好客,一坐下便为我们端来了热茶。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夏黄村村民的热情,而我们也对村镇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提高。

7月10日上午,我们再次来到了夏黄村村委,和村委会干部们就前期村庄景观提升改造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汇报,对夏黄村村标设计、生态洗衣房设计及道路景观设计做了详细的阐述,设计方案得到了夏黄村委的认可;同时,就昨天调研情况进行了总结反馈,并和村干部们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这次访谈中,我们了解了夏黄村的垃圾分类经验已达三年之久,所谓万事开头难,夏黄村在实行垃圾分类的第一年也遇到了许多的阻力如工作人员紧缺、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与不配合等,但是由于村委与支委的不懈努力与亲身示范,渐渐的,夏黄村的村民们便积极的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夏黄村的垃圾分类实行积分制,每次分类正确便有一定的积分,积分到达一定的量就可兑换日用商品,村民们都非常喜欢这项制度甚至偶有遗漏也会主动请工作人员来查正。在与两位干部的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夏黄村的垃圾分类虽然已经得到很好的实施但是仍有待进步的地方,他们希望能给每家每户配备分类更全的垃圾桶方便村民们使用。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明白了一项工作或方案若想成功实现,必须要深入到当地的人群中,听取他们的想法,获取他们的需求,只有深入实践与调查才能更好的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与想法做出符合当地文化、环境、特色的生态景观,从而更好的为创造宜居环境服务。

(消息来源:城建学院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