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暑期实践专题报道八:让乡村拥抱美丽,让文明融入乡村
作者:汪臻韬  摄影: 编辑:曾晓江 时间:2018-07-11 点击数: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暑期社会实践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围绕着组建团队到农村基层、三改一拆、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文化礼堂建设、社会现状调查等主题,2018年7月1日,由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树人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2名同学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萧山区衙前镇明华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基层,实践成才

7月1日,天朗气清,烈日炎炎,怀着激动的心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来到了明华村。衙前镇明华村地处萧绍边界,与绍兴县钱清镇接壤,离衙前镇政府3公里。104国道、杭甬铁路、杭甬大运河贯穿村内,整个村庄地理环境优越,经济发展迅速,是典型的发展中的新农村。来到村委会后,迎接大家的是村支书方国平,方书记为大家讲解了明华村的发展现状以及还亟需解决的问题。全村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宜居,但是,涉及到拆迁,存在一些建筑垃圾胡乱堆放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立即制定了相关实践行动,对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的地址和门牌号进行拍摄并且及向村委会反馈,此类行动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支持。通过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村委会与学生一起整理材料,并对相应的住户进行交谈,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谱文明新韵,建美丽乡村

7月2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村委会委员毛国红的带领下,参观了明华村的文化礼堂。文化是软实力,可以潜移默化的教导人们如何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如何为建设家乡做贡献。在文化礼堂里,展示着各个为明华村的前世今生作出重大贡献的乡贤事迹,其中,毛国平还着重为同学们介绍了村里的优秀人才方焕琴的光辉事迹,以及她为村里的发展做出的巨大的贡献。通过身临其境的观察和了解,同学们都充分感受到了明华村的优良文化。文化的发展会推动经济的发展,随后,一行人参观了村里的主要经济命脉-中纺城。一方水土能够养育一方人,在中纺城的带动下,整个明华村的经济收入日益提高,通过制造产品,拉动供需,生产销售等方式,极大地解决了当地村名的经济来源,提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村民们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明华村的队伍中来。

创新才有未来,实践方能精彩

7月3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通过走访居民,针对居民所反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同学们亲身了解了第一手资料,比如了解到村民对于建筑垃圾随意堆放问题的不满,垃圾分类的不明确的不满,以及河水污染严重的问题的不满,同学们将这些收集到的问题反馈给村委会,村支书方国平表示,在实施三改一拆和垃圾分类处理中确实存在着较多实际性的问题,不过,村委会已经在商讨制定一些方法,通过一步步的试行进行改善,相信不久的未来,明华村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外,在采访中还发现,村民们对村里的养老政策和民生政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赞扬,民生惠及村民,这是对惠民政策最有力的肯定。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旨在践行上述思想与精神,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为期3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们不仅看到了美丽乡村欣欣向荣的一面,也了解了在乡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虽然现在还有些许问题存在,但是,通过勤劳人民的不懈努力奋斗,为建设明华村投入自己的汗水,明华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消息来源:继续教育学院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