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暑期实践专题报道九:管理学院党章守卫队赴霞南故居学习张人亚精神
作者:李义唯  摄影: 编辑:曾晓江 时间:2018-07-12 点击数: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时,曾问及馆内珍藏的1920年9月版的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来历。它是由中共早期党员张人亚的父亲在为张人亚假造的衣冠冢中保存下来的。同时保存在衣冠冢中的还有我党首部党章等30多件珍贵史料。张人亚是谁?为什么他的父亲会以如此特殊的方式保护党的文件?在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之际,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的“党章守卫队”暑期社会实践宣讲团紧紧围绕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前往宁波北仑开展“走近党章守护人——张人亚”的实践活动。

启程霞南,初访伟人故居

7月7日上午,在霞南村书记的陪同下,“党章守卫队”一行11人参观了张人亚故居。这是一座老式的三合院,同学们纷纷在灰墙外驻足凝望,院子里花草蓬勃,几个大水缸里睡莲正开得安宁。很难想象,这是90多年前张人亚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更是老父亲张爵谦苦苦守候儿子20年却直到去世也没有收到任何讯息的故居。沿着幽静小路,同学们来到了张人亚事迹陈列室,墙上挂着的宣传板上记录着他奋进却短暂的一生——在北仑霞浦接受启蒙教育,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发动工人运动,在瑞金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从事出版事业……橘色灯光下,这些文字更是让人动容。

随后一行人在张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张人亚雕像和衣冠冢所在处,缅怀这位革命英雄。张书记告诉大家,为了保护张人亚带回的珍贵的文献,睿智的父亲向乡亲们哭诉儿子闯革命许久没有消息,怕是凶多吉少,于是在霞浦镇东面的长山岗上为儿子和已故的儿媳修了一座合葬墓穴,将30多件珍贵史料用油纸层层封住,藏在棺材中。为了保护儿子视若生命的材料,谨慎的父亲没敢将儿子的全名刻于碑上,只刻了“泉张公墓”几个字。20年过去了,革命成功了,张人亚始终音讯全无。80多岁的老父亲临终前着人挖开了墓穴、打开了棺盖,将这批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 “重见天日”。老父亲的智慧和良苦用心让在场的所有人感慨万千。实践队队长周蕾表示:“张人亚和父亲对党的忠诚、用生命保护革命文献的这种精神,实在是让人震撼。我们应该好好地学、深入地学。”

村委座谈:青春建功新时代

7月8日上午,“党章守卫队”的队员们怀着对老共产党人的崇敬,在街道负责人的带领下慰问当地的老党员同志。一大早,同学们就拎着小礼品,来到社区,与老党员们的交流学习,听他们讲闹革命的那些事。 80多岁的周爷爷讲到,“你们生在这么好的时代,可不能忘了本。不要只顾着享受,要多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近百岁高龄的张爷爷不停地拉着同学们的手叮嘱:“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把老一辈的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下午,“我心目中的共产党人”座谈会在霞南村村委召开。6名村委班子集体出席,已退休的70多岁的老书记更是兴致勃勃地与同学们交流。带队老师李义唯荣幸地担任主持,她指出,当代青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将直接参与“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建设。“怀着什么样的信念,肩挑什么样的使命,做什么样的青年”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去深思的问题,青年学子应敢于担当,勇立潮头。

许景涛同学现场分享了青年马克思的故事,他从马克思的学习习惯、职业思考、伟大友谊、浪漫爱情等四个方面全面解读了一代伟人如何成为伟大革命导师,引领当代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莫军同学以“毛泽东议信仰”的视频引出自己的理解:中国人有信仰,这种信仰在宗教之外,正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让中国积淀了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从积贫积弱到国富民强;蔡逸霖同学讲述了英雄儿女——蒋庆泉的传奇人生。这位影视作品中“王成"的原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祖国对党的忠诚。

在座村委党员同志同青年学子们热情地交流,他们分享了身边的真人真事来勉励同学们“扎扎实实学习知识,脚踏实地做事做人”。村长语重心长地寄语同学们,“霞南村欢迎大家常来实践、广泛宣讲,把张人亚的事迹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他还强调:“共产党人尤其是当代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信仰,一定要有实干、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座同学认真地记录着前辈的叮嘱。

党章学堂:昏昏灯火话初心

7月9日上午,烈日炎炎,守卫队的同学们走上街头,向人们宣讲张人亚的革命精神、传承爱国情怀。与此同时,大家还不忘招生宣传,热情地介绍树大的校园文化。下午,一行人来到党章学堂,在宣讲员的带领下,依次了解了张人亚与党章的传奇故事、张人亚的革命历程以及党章的逐步完善。从上海金银业工人运动的领袖,到宁波最早的一批中共党员,从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干部学员,到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政府出版局的掌门人,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中国共产党、献给了人民。

在参观最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纪录片《初心印记》。影片讲述了张人亚同志爱国忠党的先进事迹,在一份手迹中,张人亚这样表示自己的坚定信念:“我虽是带小资产阶级性的手工业工人,可是我的境遇,已够使我忠于无产阶级……”儿子毕生的坚守、老父亲20多年的守望,最终为祖国保留最珍贵的党章等文献史料,在场同学无不震撼落泪。实践队宣传员赵佳同学哽咽着说道:“张人亚是坚强勇敢又充满智慧的革命战士,如果不是这次来学习,我永远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他真的让我非常敬仰、震撼。我要把他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次学习宣讲团在革命故居的行程只有三天,但是这样的学习经历带给同学们的影响将持续很久很久。每一位参与学习宣讲的同学在活动结束之后都将把张人亚的故事和革命精神带回学校,带进课堂,带入每一个青年学子的心田。学院后续也将继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传承红色精神,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红色之旅中,学习革命先烈和优秀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增长才干中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消息来源:管理学院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