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光辉的业绩 不朽的诗篇——潘漠华纪念馆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罗云  摄影: 编辑:学校办公室 时间:2021-07-14 点击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安排,7月7日至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特研读会一行四十余位师生前往金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罗云老师带领的6名同学,前往金华市武义县上坦村潘漠华纪念馆寻访红色足迹,重温革命诗人潘漠华烈士的光辉事迹。

潘漠华(1902-1934),浙江宣平(今属武义)人。1920年开始文学创作。小学毕业考入县师范讲习所,在小学任教后复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与柔石、魏金枝、冯雪峰等参加朱自清、叶圣陶指导的青年文学团体晨光社。后又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1926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2月,潘漠华在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上被捕。次年12月,漠华被灌以滚烫开水惨烈牺牲,这朵沙漠之花永远定格在了32岁。汪静之曾在《潘漠华烈士赞》中这样缅怀他:“你说人间像一片沙漠,立志要在沙漠里开花。你决心要把沙漠美化,取一个名字叫‘漠华’。你发现只有共产主义,能把人世的沙漠变乐园。为了实现你的志愿,你要把全生命贡献。”

队员们在纪念馆解说员的讲解下,认真学习和了解了潘漠华烈士的革命事迹,震撼于烈士“参加革命,不求长命”的悲壮豪情,以及烈士以笔为武器、从前卫诗人升华成为壮烈革命者的光辉事迹。随后,在上坦村村支书的带领下 ,寻访团成员来到潘漠华故居,参观了烈士生活过的地方。

上坦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子里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寻访团成员在烈士故乡进行了红色感恩活动,与村里的留守儿童一起折“红船”、跳手势舞、唱红歌,开展党史教育,传播红船精神,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到红色知识。

小朋友在队员们的带领下十分积极地参与互动,主动配合实践队员的要求,整体气氛活跃,欢笑声不断。最后,寻访团成员们为孩子们送去了文具、零食等礼物。

在为期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顶着烈日、冒着暴雨,寻访红色足迹,汲取了成长的精神力量;并在精心准备的红色感恩活动中,关怀了烈士故乡的留守儿童,同时也锻炼了队员们自己。


(撰稿、摄影:袁晨慧、俞则灵、贾嫚婷、许鑫龙、方江民、孔若曦)

(消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