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社科界桥梁纽带作用,实现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11月18日上午,校科研与社会合作处副处长万国伟率队前往天台县三州乡调研,洽谈乡村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相关合作工作。酒产业专家谢广发高级工程师、科研与社会合作处林贤根教授、驻村指导员唐宝康等五人一同前往。三州乡组织委员刘凌涛、村支部书记张亭明等热情接待了我校“赋能26县高质量发展”项目组一行人员。

首先,项目组一行对三州乡制酒小作坊进行了实地调研,同制酒经验丰富的老酒农针对制酒流程、技术、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项目组深入了解到当地酒业产量低,规模小,效益不高,产业化受限等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统一生产标准,联合当地各制酒小作坊形成合作社模式等建设性意见,为推动三州乡酒产业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夯实三州乡共同富裕的基础。



下午, “赋能26县高质量发展” 项目组赶往天台县农业农村局就天台县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行动等相关内容进行调研交流,探讨助推天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合作事宜。座谈会由天台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夏积钱主持,农经站、产业科、社发科、扶贫科以及特产科相关负责人参与了此次座谈会。

夏积钱首先对“赋能26县高质量发展” 项目组前来天台县,服务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表示非常感谢,随后根据洽谈主题简单介绍了当地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产业科从茶叶、中药材、水果、蔬菜、畜禽、香米等产业入手一一阐述了当下的产业现状,并总结出当地产业多而杂,产品精而少的主要特点。特产科对天台的特色茶叶和水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当地特产在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销售方式等方面受到的一些制约。农经站向我们介绍了目前通过向农民征集土地转租给承包商收取租赁费的“出租经济”以及打造高质量农田向承包商收取服务中介费的“物业经济”,并表示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受当地农民思想的制约,并未大规模实行。课题组成员在了解基本情况后提出产业发展限制性要素较多,需聚焦某一重点要素向上级反映,逐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课题组表示我校与天台县农业农村局目标一致,希望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发挥利用好高校人才资源的优势,提供智力支持,助推天台县的乡村产业振兴。

通过与天台农业农村局及三州乡的调研与洽谈,进一步加深了对当地农业农村情况的认知,了解到制约农村致富的主要瓶颈,为后续精准服务当地的经济建设理清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