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人参是我国华东地区临床肿瘤治疗的常用大宗药材。其基原植物大籽猕猴桃因临床用量不断增加,造成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而现有的人工繁育技术尚不能保证良好的药效。资源匮乏这一瓶颈制约了该资源后续以有效成分为基础的药效学、药理学的深入研究。本成果以卤虫毒性与抗肿瘤活性为导向,对我国主要产区的大籽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进行“生物勘探”。通过分离培养手段,共分离了17株菌株。经形态水平、分子水平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认为其中11株菌株分属5类内生真菌,其余6株菌株鉴定为子囊菌属。同时通过卤虫-肿瘤细胞二级模型筛选,发现绝大多数菌株具有细胞毒性及体外抗肿瘤毒性,以AM07,AM11和AM17三株活性最高。
该项研究成果首次展开对猫人参活性内生真菌系统分类学的初步研究,引入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传统的形态分析方法,在鉴定种属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首次分离猫人参内生真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探讨主要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并且比较分析猫人参原植物中内生真菌相关活性成分的分布情况,从而佐证“内生真菌与宿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的原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猫人参抗癌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发表在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五年平均影响因子4.929)等国际著名期刊杂志上,相关成果“卤虫检毒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盒(授权号:ZL200510050702.1)”、“野生猕猴桃复方吞咽片及制备方法(授权号:ZL200610050086.4)”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联系人: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陆胤 180058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