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探寻红色老区 传承革命薪火——信息科技学院暑期实践团在余姚四明山寻访红色历史
作者:陈安龙  摄影: 编辑:学校办公室 时间:2021-07-29 点击数: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浙江树人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暑期实践团奔赴浙东余姚四明山区,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百年风华。

登四明山顶

巍巍四明,流传后世的不仅是其壮丽的山水风光,更足道哉的是它所见证的不朽的红色历史印记,芳泽后世。四明山曾是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它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俗话说得好,“一寸山河一寸血,四明处处留忠骨。”四明山,作为革命圣地,吸引着我们来到此处参观学习,缅怀先烈,聆听历史的回音。暑期实践团的小伙伴徒步攀登四明山顶,登高远眺,览群山峻岭壮丽风光,忆峥嵘岁月革命历史。

访横坎头村

抗战时期,横坎头村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素有“浙东延安”之称。实践团走访老区红村,让人惊讶的是,昔日交通闭塞、房屋破旧的横坎头村,现在早已成为了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的“网红村”。习总书记关于红村的两封回信至今被村民们津津乐道。200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时提出了“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时隔15年,2018年,横坎头村收到了第二封回信,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回信说,“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他还盛赞村党组织团结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

如今,这里还有了新的任务——打造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样板村。横坎头村人也奋勇争先,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接续奋斗。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就认识了一位其中的典型。横坎头村90后党员黄徐洁,她是一名“海归”。成绩优异的她,在德国获得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却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打造了一家红色主题的农家土菜馆,为家乡的红色旅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采访中,她说道:“作为一名横坎头村的90后党员,我也想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以前我会觉得,在大城市有一份工作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但是现在,我觉得回来和乡亲们在一起,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的是红村人民刻在骨子里的“红色基因”,他们把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化作红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同时在村史馆的“心愿树”上,实践团成员主动接单完成了一位村民的心愿。这是来自一位年老体弱的老党员,他平常十分关注时事,他的心愿仅仅是想要订阅一年的《宁波日报》,或许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而在这位爷爷心目中,寄托的更多的是自己对国家、对家乡变化发展的期待。为此,实践团成员一拍即合,决定为这位老党员订阅一年的《宁波日报》。

探红色群落遗迹

横坎头村之所以被称作浙东红村,是因为其作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围绕村子有群落成片的红色旧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与周围的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浙东银行、《新浙东报》报社、浙东行政公署以及谭启龙同志旧居、何克希将军纪念室、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军史陈列馆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为核心,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的浙东革命史迹网,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印迹。实践团依次参观了这些旧址,通过观看历史文物、文字展板和情景模拟深入了解浙东地区抗战历史。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有幸访谈到了一位浙江省军区的退伍老兵。老先生为实践团的师生们介绍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军史,也深情回忆了自己戎马生涯中的难忘印记。重忆峥嵘岁月,不忘初心使命。老兵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最伟大的革命事业,如今的岁月静好,只因有他们的负重前行。致敬那场不屈的抗争,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在这片红色热土,孕育了浙东革命的星星之火,洒下过革命先辈的热血,留下了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历史已经逐渐远去,然而使命却一直没有改变,青年人要从老一辈人手中接过接力棒,赓续红色血脉。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消息来源:信息科技学院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