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鼓励和表彰先进,充分发挥优秀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校选出2018-2019学年团员青年中各个层面的优秀典型,他们一路走来一路歌,积极地践行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为准则,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挥洒这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打造这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而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今天向您讲述“科技之星”和“文艺之星”的故事。
科技之星:奋斗 是青春最好的乐章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句话是一位女孩子的座右铭,她的青春正如她所希望的那样,奋斗不止,追索不息。
家扬161的何晨怡在开始大学学习前就规划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她从一开始就把参加竞赛这个想法加入了规划中,但是一开始就只是有“预谋”而已,对竞赛也是懵懵懂懂,所知甚少。随后在大一时,胡建伟院长每每提起的优秀学长学姐让何晨怡下定了参加竞赛的决心。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出现在何晨怡的视野中。“在大二我遇到了专业导师和志同道合的同学,这使我参加生科竞赛具有了可行性,就顺理成章也义无反顾的参加并坚持下来了。”有了规划,又有了支持,最后有了同伴,她就此踏上了竞赛之路。

一项竞赛从准备到比赛,这项过程十分漫长,定课题、写综述、研究方案、动手实验、上传实验日记,分析数据,完成学术论文,等待专家评选,最后只有入围了才有资格答辩。然而竞赛的路途不是一帆风顺的,何晨怡学姐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瓶颈期。“最大的瓶颈来自留校HPLC分析样品阶段,这是我们最主要的数据来源,我们一连好几天早九点开始晚十一点结束,结果几天后汇总一分析,突然发现思路错了。”不难想象,一条路走错的后果会是什么样。无用功是很绝望的,就像趟入了一条陌生的河流,只能摸索着,小心的,摸着石头前进。那段时间,何晨怡天天靠着暴饮暴食缓解焦虑。但是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她说:“想奋斗的初心让我坚持下来,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回头看看啊。”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在19年4月份的时候,何晨怡还远赴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参加了第三届中国白俄罗斯国际青年论坛,发表英文(汉俄语)学术演讲。在众多的外国科学院士面前演讲,她说:“还是会有一丝紧张,但是说完台下掌声雷动的经历是永生难忘的。”她也十分感谢那些帮助她的院长、老师、同学,让她的演讲内容学术又不失趣味,上台的时候才能胸有成竹。
现在的何晨怡已经大四了,她给自己的未来规划是考研升学,作为学弟学妹的榜样,她说:“努力学好课程;多多参加竞赛;必须过英语四六级;一定过计算机二级。”她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争取出一次国,试着考一次研,做一份规划,不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荒废掉。
艺术之星:我只是单纯的热爱艺术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杨珞嘉,一位来自于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172班的女生。曾荣获2018年第七届全民健身操舞蹈大赛总决赛推广套路特等奖、有氧舞蹈4级一等奖、Street jazz特等奖。在积极发挥文艺特长的同时,她的学习也一直名列前茅,获得过多项奖学金。对于自己在文艺类获得的成就,她只是简单的回答道:“我只是单纯的热爱艺术。”

从艺术启蒙时便开始喜欢上了艺术,又因为“热爱”、“天赋”、“好动”以及专业的基础更加坚定了杨珞嘉对艺术的追求。对于杨珞嘉而言,她可以从艺术中感知一些事物,认识自我。她有她独特的思想,善于思考问题,希望通过艺术作品去感知认识这个世界,从而提升自我。
对于杨珞嘉而言,舞蹈与学习都是她的爱好,在打理好学习的同时也一直在参加各种舞蹈比赛,舞蹈对于她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她合理运用时间的秘密就是找好学习与比赛之间的平衡,比赛是有阶段性的,利用好比赛之余的时间投身学习,那么两者此时便可以兼顾。在必须面对二选一的情况时,杨珞嘉表示她会通过判断学会取舍,选择自己觉得有意义、对自己收获大的事去完成,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大学,让她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为青春谱写了一段美好的乐章。她坚持自我,保持本色,依靠不懈的努力开拓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大学期间,杨珞嘉努力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尽力取得心中满意的成绩。她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习什么,兴趣都是前进最大的动力和最根本的源泉,它能让你对所学的事物保持一份好奇心,也正这份好奇的心态不断驱使着她向前,在快乐中学习,是她的人生态度。

对生活始终保持积极的她,愿意去尝试一切充满热情的事物,能够在行动中收获快乐,遇见一些有趣的伙伴,对她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杨珞嘉也向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她的建议:“做自己想做的事,时间是追不回以前的,要充满激情地活着。”
杨珞嘉,一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女孩,一个努力追寻平衡、努力做生活的主宰而非被生活所累的人。忙碌,会成为一种稀松平常的状态,而愿意追寻自己热爱之事的人,最终都能够拥有爱其所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