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暑期实践专题报道六: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点赞长兴经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篇
作者:王淼青  摄影: 编辑:曾晓江 时间:2019-07-10 点击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生态良好的美丽画卷正在中国大地徐徐展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建设乡村的行动纲领。时至今日,它在浙江乡村到底演化成怎样的生动实践呢?目前有哪些成就令人瞩目,有哪些新鲜的经验值得推广呢?带着疑问、怀着期待,7月4日,浙江树人大学“乡村经济转型发展情况调研”小分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江宏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湖州长兴县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和调研。

实践期间,通过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小分队初步了解到湖州长兴农村建国70年来所经历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等社会变迁。对当前一些乡村基层党组织正在大力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行动,如中心村建设、垃圾分类、文化复兴、基层党建等具体工作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更深层次的理解,师生们可谓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强大了信心、提升了境界。

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产业兴,百业兴。70年来长兴县各个乡村历经多次产业变革,在不断尝试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渔业经济较发达的新塘村,工业经济为主的新开河村,旅游业勃兴的郑家村等,都是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经济发展样本。其中各个村庄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干部群众正在集思广益寻求突破,已成为乡村振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7月4日下午,暑期实践小分队通过与太湖街道新塘村干部的座谈会了解到,新塘村由改革开放初期建设蔬菜基地到如今多种产业并存,集体经济经历了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实现了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的“双提高”。如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8.81万元,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29900元,村民们在总体上远离了贫困。

除了新塘村,其他村落的集体经济力量近年来发展更快,亮点频出。探索“基地+农户”模式的港口村,实行商铺和土地出租经营的新开河村,大力发展杨梅产业的渚山村,都为村集体拓宽了收入渠道,探索出集体经济的多种发展模式,为乡村其它福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更好的经济基础。

坚持推广垃圾分类,全面深化乡村治理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也是民生。近一个月来,上海“垃圾分类”燃爆网络舆情,但殊不知早在两年前,长兴县就已率先进行垃圾分类管理。暑期实践队探访的各个村落,都能看到村庄宣传栏中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的周密安排。作为垃圾分类的区域示范点——港口村,在十年前还是长兴县18个贫困村之一,也是虹星桥镇最穷的一个村。而今走进港口村这片热土,新建的村庄统一规划,街道干净整洁,每家每户门口都贴有各项星级评比,以及详细标识“可腐烂与不可腐烂”的垃圾桶。港口村在新村建设中有很多创意,村主任沈红江在带领大家参观时,踌躇满志,脸上难掩自豪的表情。

把港口村从一个穷村建成了评比样样第一的“明星村”,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村委干部的励精图治。对于他们而言,天天加班加点已成常态,全心全意投入乡村建设就是使命。基层干部这样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其他村庄的垃圾分类工作也是可圈可点,各有成绩,美丽环境正在成为乡村生活的一种标配。

实践助力基层工作,展现团队服务精神

在了解中热爱,在力行中奉献。在实践准备阶段,团队认真制作了“垃圾分类“与”防诈骗“的一页纸宣传单。借此下乡机会,实践队员们顶着烈日,在各个村庄开展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垃圾分类和预防诈骗的社会宣传服务。7月5日下午在旅游业较为发达的郑家村,同学的知识宣传活动,赢得游客们的称赞。

塑造乡村文化魅力,传承优秀乡土文明

乡风文明靠文化建设,文化资源是等待挖掘的金矿。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当前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在复兴乡村文化、传承民间优良传统,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功效日益凸显。

实践队发现调研过的村庄,文化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如文化礼堂、文化长廊等丰富了村庄的内涵,满足了人们“记得住乡愁”的精神需要。港口村等对户主的星级评定,推动了一种新型乡风文明的形成。

从乡村文化礼堂中的实物陈列,到墙板展示的乡贤事迹和耆老照片,再到民居建筑,同学们感受着不同村庄的文化特色和乡风民俗。渚山村文化礼堂墙上“以文化人,厚德载物,见贤思齐”十二个字,已深深地烙在同学们的心中。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们深入乡村,将课堂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同社会实际结合了起来。深切感受到长兴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显著,了解到当前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概况和对当地带来的影响,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些乡村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几天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小分队也为当地乡村文明旅游,为村民们提高警惕预防诈骗等贡献了一点微薄之力。

总之,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可以看到长兴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道路还很长,一大批基层干部坚持初心、勇于担当,他们已经迈上了新的长征之路。对于小分队成员而言,通过带队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启发,通过自己的观察、倾听、交流和感悟,同学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不仅拓宽了知识的视野,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坚定了今后的人生方向。

(消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