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状况以及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发展的助推作用,2019年7月2-5日,浙江树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国70年来浙江乡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双创调研团在尹晓敏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渚山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几年来,浙江干部群众把美丽浙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成为千万群众的自觉行动。2016年3月,坐拥6800亩山林的渚山村被浙江省林业厅命名为首批“浙江森林人家”。如今,渚山村已被树木“占领”,除了道路、房屋和耕地都被绿化覆盖,是个真正的森林村庄、绿色村庄,“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是对渚山村的生动写照。

渚山村文化礼堂是“文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文化礼堂定位为村民的“精神家园”,不仅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更成为展示渚山村文化特色亮点的窗口。礼堂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分别展示“村史村情、崇德尚贤、乡风民俗、美好家园”四个方面的内容,使文化礼堂成为全景式展示村情村史村貌,弘扬道德文明新风的教育阵地。

我们在做问卷调查时遇到了渚山村的村支部委员、村监委主任——蒋峰。他热情地帮我们做了问卷,并主动提出带领我们参观渚山村。蒋党支委对村里的事可谓是了如指掌。他给我们介绍了村里的市政要栏,村事活动安排,春泥计划,读书会,开蒙礼,活动礼堂等等事项。一路上,不时有村民路过,蒋党支委都会用方言叫唤他们,并与他们熟络的拍拍肩。村民们也都笑着应和他。蒋党支委的讲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微笑墙,都是他们亲自抓拍的,每个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再如,垃圾分类与个人信誉制度,讲垃圾分类环境卫生评比与个人的信誉挂钩。干的好的,不仅可以得到村内的嘉奖,还可以凭借信誉向银行进行贷款。经推出以来,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再有,在渚山村,不仅人和物井井有条,连犬,每条都有自己的犬牌。蒋党支委还和我们讲,最近村内有17条犬的犬牌丢失,连这种细小的事,蒋党支委都很清楚。在蒋党支委身上,我们看到了基础党员和党干部的热情、负责、仔细,看到了村民与党的深厚感情。

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方面,渚山村的村容村貌十分整洁优美,路上没有一片垃圾,这得益于近几年村里采取的垃圾分类措施以及严格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村里道路、绿化带、村民的墙院内都十分雅致美观。沿着绿荫河堤一路前行,能看到一条清澈的溪流绕村而过,鱼儿在水中欢畅嬉戏。随着河道水环境大幅提升,村民们也开始恢复了用河水洗米洗菜的习惯。在森林人家建设过程中,污水治理的推进,确保了渚山村的生命之源不受污染。

渚山村除了河水清澈秀美,更有一座座富饶丰硕的山丘!每年到了六月初,各个山头便净是杨梅、桃子、李子的清甜之味。渚山村是浙北的杨梅盛产地之一。每年都会有慕名前来采摘体验的旅客,为渚山村带来很多经济收入,并因此提高了宣传美誉度。在丰收的季节,村民还会制作杨梅酒、杨梅干等等特产,除了送给亲朋好友品尝,还作为商品卖给来往的商旅,换取收入。近年来,在当地村干部和村民的努力之下,渚山村的风景特色、乡村特色逐渐被大众所熟知,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整个渚山村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同学们亲身感受到经过改造提升后的村庄处处散发着魅力,变成了宜居宜游、风景秀美、彰显韵味的美丽乡村。问卷过程中村民们都十分热情好客,除了帮助我们顺利完成问卷之外,一些村民还拿出桃子、李子、玉米等分给我们吃。
经过为期三天的暑期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付出了很多,同样也收获了很多!我们深刻了解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乡村社会变迁之快、变迁之大!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明白,如今的乡村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巨大改变,最关键的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强,百业兴,群众富。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另外,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乡村要想创新发展,就一定要紧盯本地特色、顺应时代潮流,勇敢大胆地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