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2017年浙江树人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八:青年学子深入乡村 见证治水伟大实践
作者:马顺林  摄影: 编辑:学校办公室 时间:2017-07-17 点击数:

2013年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更是吹响了全面“剿灭劣V类水”集结号,“五水共治”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开展起来却并不容易。“五水共治”是喊喊号子、巡河走走样子,还是甩开膀子在扎实推进?带着这一疑惑,浙江树人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浙江长兴县,进行“五水共治”实践考察。

敢为人先 首创“河长”制

走在浙江的各个河道旁,几乎都能看见醒目的“河长”公示牌,但是你知道吗?作为治水榜样的长兴县,早在2008年就在全省范围内首创“河长”制,并经过实践逐步完善,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做到重点突出、分片到位、责任明确、监督有力。

长兴县虹桥镇太湖村村干部在座谈时说:“以前河道垃圾多、水质差。五水共治通过清淤泥、除浮萍、疏通断头河等一系列措施,水明显清,美了很多。上面一个月不到就要来检查,检查结果与村干部工资相挂钩,村干部不仅有压力,更有动力。”

直面难题 解决“大拇指”

“五水共治”首当其冲的便是治污水。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虹桥镇老长洪街,镇干部带队员们查看了长洪路雨污水管道2#提升工程。镇干部介绍说:“这是为了坚持‘标本兼治’、‘水岸同治’的原则,突出治水先治污,狠抓污水源头整治,但工程难度非常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

雨污水通过管道集中到污水处理厂,污水通过处理是如何变清的?带着好奇心,实践队一行又来到洪桥镇开发区的新源污水处理厂参观。当看到黑、臭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经过物理、生化、气浮、沉淀等一系列流程得以净化后,同学们感到非常欣喜、激动。污水厂负责人钱女士介绍说该污水厂每天处理污水近两万吨,且全年无休,处理好的水达到标准后可直接排入河里。

实践队一行还在太湖村实地走访了农户家庭污水排放管道安装情况及长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太湖村中心村自然村污水处理设备。长兴县在五水共治方面敢为人先、真抓实干,作为治水的模范不仅夺得了2015年的治水“大禹鼎”,还夺得了2016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的佳绩。

建立基地 搭建生态浮床

“五水共治”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学院在该县建立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以便于实践队后期更好地进行水质监测和相关实践。“五水共治”更是一项惠民工程,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为此,实践小队还在太湖村的河道里搭起了生态浮床,为水质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也坚定了信心,深信你我参与、共同努力,“五水共治”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消息来源:继续教育学院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