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2017年浙江树人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四:“五水共治”宣讲会 志愿服务三州乡
记“党员之家”暑期实践服务团赴学校扶贫点服务
作者:朱宾源 祝杭俊  摄影: 编辑:学校办公室 时间:2017-07-12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5日,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树人学院)“党员之家”暑期实践服务团赴我校扶贫点天台县三州乡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实践活动。本次暑期实践服务分小组分别开展了以“乡村支教”、“五水共治宣讲”和“美丽庭院建设”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山间小路上 支教传递诚挚爱心


此次实践服务团为三州乡暑期留守的孩子们带去了别开生面的支教课程。

给孩子们上团辅课,“破冰”游戏让他们学会互相认识,增进彼此友谊;“一块五角”游戏,考验他们的算数能力;“心有千千结”游戏考验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而“照镜子”游戏则是考验他们的默契配合。给孩子们上手工课,教他们制作风车、礼帽、风筝。给孩子们上历史课,鼓励他们讲天台的历史,讲天台的自然风光。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教他们简笔画、蜡笔画。给孩子们上音乐课,传唱他们喜爱的歌曲,教他们简单的舞蹈,让他们快乐的舞动起来。为孩子们上实验课,给他们普及科学常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情系三州乡 吹响五水共治新号角

为积极宣传“五水共治”,让“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理念深入人心,实践团一行,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通过展架、海报、知识问答的方式给当地的村民、小朋友们科普“五水共治”小知识,亲身实践拾捡河道垃圾和,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式传递“五水共治连每家,保护水源你我他”的理念,让“五水共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入每一个人的心中。

期间,实践团队还听取了当地村民对“五水共治”,尤其是防止水污染和抓节水方面的意见建议。实践团还把三州乡水流水质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村民的希望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乡政府领导和乡里相关部门。


建美丽庭院 实践秉承环保新理念

实践团还结合天台县当前打造“美丽庭院”、建设“美丽天台”活动,按照三州乡因村、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庭院的重点工作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依托园林园艺、城市规划和美术设计等专业优势和特长,积极投身到美丽庭院建设中,就地取材,将文化、自然、环保理念融为一体,实践环保新理念。实践小分队为酒雕刷色、给“废旧汽车”装饰、在破旧的庭院内,经过辛勤劳动,实践团利用易拉罐、酒瓶、酒雕和旧瓦片等废弃材料打造出一个个美丽庭院。由实践团牵头打造的“美丽庭院”被三州乡作为示范点,供村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

在山间小路上传递诚挚爱心,四天的支教让队员们体验到做老师的辛苦和快乐,留下了难忘的经历。在“五水共治”宣讲活动中,将节水环保理念灌输给村民和新生代,通过实际行动净水节水,发挥大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能力。秉承环保理念,打造美丽庭院,为三州乡建设助力。

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总书记也说过“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学生党员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和才干,而“做”正是当前落实党内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关键,用实践去检验学习的实效性。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是第一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让队员们在服务中体验奉献,在付出中懂得责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消息来源:人事组织处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