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
始于建德梅城,止于萧山闻堰,全长110公里的富春江,自秦代以降,便是最具中国人文表达的意象之一。这条江孕育了史上最美山水散文《与朱元思书》,走出过横霸一方的帝王孙权,诞生过中国士人三大归隐文化之一的严光渔隐,还催生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在2000多年的光阴里,富春江沉淀了深厚绵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基于此,富阳也成为知名的文创之城。
为挖掘这一文化宝藏,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树人学院)信息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以古今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为线索,按图索骥,文化寻根,发思古之幽情,通古今之变化,探寻、挖掘、整理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情风貌、现实状况。

富阳山水甲天下,实践小分队亲身体验富阳的青山绿水,风土人情,从中真切的认识到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富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让它成为江浙知名的文创之都。在实践小分队中有数名成员还是入住校创业园区的创业团队,做的便是文创,此行不仅是人文之旅,也是一次创业实践调研。实践小分队走进当地知名的文创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内部结构,感受如何将本土的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其市场价值。



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街串巷、上山下水,亲身感受富阳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当下现状,用脚步和双手去丈量、触摸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既接受了一次文化洗礼熏陶,又上了一场生动的文化创意创业指导课,这便是此行的最大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