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记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陈利南
作者:丁赞华  摄影: 编辑:人文学院 时间:2016-10-20 点击数:

陈利南,学校人文学院社会工作132班学生,相继参与过杭州市“智慧家长”发展服务项目、“智慧少年”发展服务项目和“心灵花园”体验项目,目前他已成为杭州青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重点培养干部。今年暑期,他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社会工作的热爱,在第八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首届MSW研究生论坛中脱颖而出,其关于杭州智慧少年发展服务项目的论文获得了二等奖。

初识利南,就感觉他内敛却不失奔放,低调中尽显平易,说话和举止都透着温和,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时不时地抛出连珠妙语,让人感到十分随意和亲切。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对于学习,利南认为:“从本质上来讲,我还是一名学生,应始终把学习摆在首位,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自觉性。其实,无论在哪所院校、哪个班级,都有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是否优异,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因此,我们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来认识、来对待,孜孜以求,学而不倦,争做学习标兵。他通过不懈努力和拼搏,在2014-2015年度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

除了学习,利南还积极参与学院和班级的各项工作。曾任社工协会会长、社工142班班主任助理、学生事务管理员助理,现任班级班长。对于工作,利南认为:“作为一名团学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忧同学之所忧,尽心竭力为同学谋福祉。”因此,他认为团学干部应该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事不避难,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正是凭借这份对待工作的热忱,他在2013-2014年度荣获院级“社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

 

对于生活,利南认为:“我的论文《青少年积极品质培育——以杭州智慧少年发展服务项目为例》能够在第八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首届MSW研究生论坛中脱颖而出,这与导师的悉心指导、学长学姐的耐心鼓励和学院领导老师的深切关怀息息相关。对此,我常怀感恩之心,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他人。”他认为在生活中应该心中有爱,心存慈悲,与人为善。其实,就是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的这种行为,成就了利南,让他在2014-2015年度荣获“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为了切实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利南也是另辟蹊径,在科研方面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启迪。他认为:“科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技能和学术水平,这样才能为我们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坚持不懈,他分别在2015年5月获得浙江树人大学第六届社工模拟大赛一等奖和第八届在杭高校社工模拟大赛三等奖。

 

不畏艰辛 勇于探索

 

作为一名准毕业生,四年的专业学习让他更加真切地认识到,社会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以外,更重要的是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人生阅历,还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他十分注重在实践中将专业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为表彰其在社会实践中的突出表现,学校分别在2014、2015年度为其颁发暑期实践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对于未来,利南想在毕业后继续从事与社会组织相关的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竭力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传递到社会的每个神经末梢,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工作所带来的关爱和温暖。

 

(消息来源: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