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树人 >> 正文
树人诗社组织参加浙东唐诗之路绍兴首站采风与笔会
作者:李义唯  编辑:学校办公室 时间:2021-11-24 点击数:

2021年11月19日下午,我校树人诗社与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青少年国学教育基地联合主办的浙东唐诗之路绍兴首站杨汛桥采风与笔会,在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练兵之地杨汛桥街道仁里王村“天鹅亭”举行。我校纪委书记陆桂芹、工会常务副主席来见祥,人事组织处处长林峰,以及树人诗社的十多位社友和来自北京、绍兴的诗人、作家、书画家等20多人参加了采风与笔会启动仪式。

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于钱塘江南岸的今杭州市萧山区西兴街道(古称西陵、又称固陵,旧属越州)、唐朝诗人从西兴上岸经过萧山,渡过西小江向南是今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所以浙东唐诗之路绍兴首站在杨汛桥。唐朝诗人们再经过绍兴会稽山一带进入诸暨、新昌、嵊州等地,最终到达天台山一带,这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大致线路。

杨汛桥乡贤、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青少年国学教育基地国粹部主任郭牧主持了浙东唐诗之路绍兴首站采风与笔会的启动仪式。会上,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全国青少年国学教育基地主任宋道胜传达了国家领导人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重走浙东唐诗之路的发展与创新的指示精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绍兴市文联副主席、绍兴市诗词楹联协会主席黄锡云先生发表了浙东唐诗之路绍兴首站设立在杨汛桥的目的和意义,并宣布浙东唐诗之路绍兴首站采风创作笔会正式启动。浙江树人大学树人诗社社长林贤根介绍了树人诗社的基本情况,表示怀着极大的兴趣组织参与浙东唐诗之路绍兴首站采风与笔会,这也是浙江树人大学融入绍兴经济、社会与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绍兴市越城区稽山街道禹陵社区党委书记、大禹第143代孙姒茂利,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青少年国学教育基地副秘书长刘琳琳、国粹部主任郭牧也各自阐述了振兴和继续发展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性和目的意义。

树人诗社副主任田国庆教授、社员金菊爱副教授现场器乐合奏《我和我的祖国》,给采风笔会带来了视听艺术享受;树人诗社秘书长王丽现场向每个与会者赠送了近期出版的个人诗集。绍兴广播电视总台著名节目主持王水土先生现场采访了部分参加采风笔会的领导和诗人、书画家。

启动仪式后,参会的诗人、作家、书画家来到了美丽的渔米之乡忆江南的芝塘湖浪里白条书画创作室进行现场诗书画创作。绍兴市文联副主席、诗人书法家黄锡云先生开笔开篇,我校树人诗社的诗人、书法家们现场把创作的诗词用书法形式展现出来。校纪委纪委书记陆桂芹、人事组织处处长林峰在绍兴参加会议结束,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后续的采风与笔会活动。陆书记表示要加强校地合作,把芝塘湖作为浙江树人大学的师生学习基地、美术创作写生实践基地,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服务。

以下摘录我校树人诗社为本次采风而创作的诗词作品,与大家分享:

天鹅亭

林贤根

辛丑群贤仁里聚,天鹅亭榭更生晖。

羲之书圣犹容在,砚墨草楷如凤飞。

骚客文人追胜地,王孙世代续氛围。

山阴今日迎诗会,雅韵遗风笑语霏。

群贤毕至

林贤根

群贤三十邀仁里,曲水流觞新续章。

古路唐诗寻旧迹,书风禊帖话弘长。

挥毫泼墨望遒劲,扢藻扬葩乐满堂。

载录悉心藏玉韵,遥思后世为今狂。

浙东唐诗之路绍兴首站釆风抒怀

田国庆

箫鸣声贯琴音起,雅聚群贤笔启耕。

袅袅烟浮云绮丽,潺潺溪急水澄清。

丹青封上挥毫就,文字心头细虑明。

宋韵唐风今日展,神舒闲赏喜芸生。


贤聚天鹅亭

柳亚杰

浙东唐诗路,羲之此临墨。

北来大禹孙,近邀树大人。

天鹅亭,坐落在杨汛桥仁里王村,书圣王羲之曾经在此习文练字。

11.19日,浙东唐诗之路绍兴起点站笔会记

浙东唐诗之路绍兴首站采风与笔会的启动,将有利于提升浙江美丽乡村的文化旅游品位,吸引全国各地的文人游客、青少年来美丽乡村参观旅游、修学、学习书法、绘画写生、体验生活等,加快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消息来源:校工会(离退休办、妇联、关工委)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