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树人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刊登浙江省“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林贤根教授教书育人事迹
作者:杨礼雕 王健  编辑:王健 时间:2017-11-15 点击数: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树人学院)生环学院书记林贤根教授从教近40年,他始终将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当做一生的事业和追求,用他的奉献与执着,诠释了一位“实心眼”的共产党员对于“教书育人”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实践。他先后获得了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浙江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及“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浙江省“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等荣誉称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共浙江省委高校工委主办)在2017年第四期刊物中刊登了林贤根教授的教书育人事迹。

文章全文:

做一名“实心眼”的共产党员

——记全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林贤根

作者:浙江树人学院 陈陆凤 杨礼雕

精进,不放逸也;匠心,不甘俗也。唯知精进者,可得匠心。持之以恒,方为匠者。浙江树人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林贤根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匠心”的“匠者”。于林贤根而言,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是一生的事业和追求,是始终不改的恒心、虚心、细心,是不断追求的执着之心。

恒心不改 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

浙江树人学院14号楼2楼走廊尽头,进门可见一张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资料的办公桌,两三盆绿油油的盆栽,墙上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三个四”要求。这间不大的办公室是林贤根老师25年来对高校党务事业恒心不改的见证。

“从一开始我就坐在这个地方办公,期间在四个学院间辗转任职,最后又回到这个办公室,人还是这个人,位置还是这个位置。”2000年3月,在原浙江省轻工业学校任教19年的林贤根用他的奉献与执着,诠释了一位“实心眼”的共产党员对于“教书育人”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实践。

在教学工作中,他坚持从我做起,始终做到“五个不”,即上课不喝水,不抽烟,不用话筒,不迟到,不轻易调课。据林教授自己回忆:“这是我大学时期老师的教书原则,让我印象很深刻。后来自己也要为人师,想着也应当向老师学习。老师那时候能做好的,我没有理由做不到。” 他还为自己定下了“三坚持”的规矩,即坚持上课整衣冠喊起坐,坚持作业批改全覆盖,坚持学习困难学生个别辅导。

学生们口中这位课堂上从来不曾用过麦克风的老师,讲课总是充满激情,绘声绘色,乐于把教材背后的故事、工程中的相关问题、自己学习中走过的弯路讲给同学们听。“林老师教书育人别具一格,张弛有度,我们喜欢。”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赵奕萍,“在我的印象中,林老师一直是面带笑容,很和蔼可亲。遇到困难时我也常常会问问老师的意见。就像一年前在决定考研前夕,老师也曾给我不少中肯的建议,他总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虚心自持 积劳成疾不息步

“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2009年林书记不幸身患肿瘤,在与病魔抗争仅仅半年之后,他又拖着虚弱的身体再次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心系学院的发展,情系学生的成长。

作为一个老党务工作者,林书记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学习与更新,学习政治理论,紧跟形势的变化,洞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他把党务工作紧密地与身边的师生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从小事中了解师生;从关心中掌握师生;从理解中沟通师生。

“与林书记共事三年多了,林书记的工作作风就如他的棋艺一样,精湛独到。”生环学院分团委副书记陈克达双手摩挲着,恳切地回忆道,“无论我们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他也会像一个父亲一样,耐心给我们排忧解难,事无巨细,一双大手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我们帮助,也带给我们新思考。”

除了党务工作,他还承接了浙江省重点教材《材料力学》的建设任务;随后,又利用自己与社会联系较多的优势,及 时开拓了杭州江干区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起了与浙宝电气合作的“虚拟班”。

细致入微 用行动唱响“两学一做”之歌

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林书记与所在党组织的组织成员间就像磁铁与铁,互相吸引、互相成就。他常说:“党务工作就是要将年轻的人才聚拢来形成一个圈。”人心齐了,拧成一股绳,这种劲往一处使也就形成了‘磁力’。“我想做的,就是要让‘我’变成‘我们’,把更多有坚定信仰的人汇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 林书记用他一点一滴的亲和力和细致入微的工作行动实现着这个质朴的想法。

“不走进教室,就不能真正了解师生,思想工作就容易脱节。”这是林教授常常强调的几句话,“要走‘近’学生才能走‘进’学生。”每天早上,林书记都会提早半个多小时来到学校。晨学检查时,他也会准时到场,并关注同学们的到课情况。平日里林书记经常会找同学们聊聊近期的学习情况和工作情况并及时给出自己的建议。除此之外,他还常常会找辅导员老师一起去同学们的寝室走访,了解同学们的生活。

生物工程学142班学生陈浩:“每个学期的党课,林书记都会提前学习,在传达党中央最新精神的同时也会加上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新党员的发展中,林书记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每一位发展对象进行严格把控。发展后也会及时对每一位预备党员进行谈话。林书记带头佩戴党徽,并且在每次新党员党徽授予仪式中,他也会要求每一名党员佩戴好党徽,他常常提醒大家,每个人都要亮出自己党员身份,要勇于亮剑、敢于发声,要时刻接受群众的监督,发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管是教师的课题报送还是评优评奖,林书记在工作中总是力求民主、公开与公平,从来不藏私心。这样一来,我们大家也都很有干劲。”生物与环境工程陈梅兰教授,“而且他做事细致,常常亲力亲为。别的不说,就以前一阵的暴雨天气举例吧,林书记再三询问过后,还亲自冒雨查看生环学院实验楼的防汛情况,确保楼前的排涝顺畅,他才放心。”

文以载道 诗情满怀育新人

对林贤根来说,诗歌已经成为了他如今生活的一部分。他一直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诗词歌赋的世界里尽情遨游着。前不久,人民日报社还出版了他的一本诗集《钱塘月色》,收录了他近230首诗作,多是关于工作、生活等中的感悟,字里行间有别离之伤,也有师生之情。

在2016年毕业生离校之际,一首“四载寒窗似昨天,俏成记忆出校园。万言藏胸敲诗句,此情此景何最圆?”道出了林贤根作为一名从教数十载的老教师,对莘莘学子的不舍和真挚祝福。

除了用诗歌祝福青春洋溢的学子,林书记对于如何用诗歌谈党章,强党性,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更是有他的一种生动的解读方式。就拿他作的《水的无私》举例,“恬静润泽育万物,滴水神斧凿峦壑。无形造形千百度,美轮美奂誉不够。”寥寥数语,无不是林书记对水的无私品质的赞美。但字里行间,还有他对“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的思考,也是他对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一要求的形象解读。

诗情满怀的林贤根还爱好围棋,并且擅长将棋盘上为其称道的“棋法阴阳,道为经纬”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事务处理的方方面面。棋如人生,人生如棋,这个从林贤根在长安大学就读工程力学专业起就开始陪伴着他的爱好,一次次地告诉他,举手落子之间,要有责任,有大局意识。

这种大局意识也在林贤根多次的工作调动中得到了体现。2011年至2015年,林书记在学校的管理学院分管党务工作。四年间林书记与同事相处融洽,忽然要调动岗位,难免不舍,但仍以大局为重,接受了调动,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回忆起林书记的其他几次学院工作的校内调动,同事们也都反映说,林书记每次都以学院和学校的发展为重,仔细对接与认真接管,未曾听到他有半句怨言。

走到人生的每一个新站点,都会遇见新的风景。在忙忙碌碌的工作生活之余,林书记还在期待着追逐下一个新的梦想。“党的事业是一辈子的事业。只要还有需要,还能发挥作用,我想为年轻人做点什么。工科需要教学,需要科研,需要管理,也需要传播出去。我会坚持做下去,尽力做好它。”


此外,在同期刊物中,浙江树人大学信息学院副书记冯伟也发表了题为《孝文化与大学生修身教育》的文章。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孝文化认知状况及显现的问题,研究培育孝意识与大学生修身教育之间的契合性,从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




(消息来源: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

杭州拱宸桥校区

地址:杭州市树人街8号
电话:0571-88297011(学校办公室)
          0571-88297000(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15

绍兴杨汛桥校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夏路2016号
电话:0575-85324517
邮编:312028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  Copyright
策划: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