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学生国际视野,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3月16日,为期一周的中日课程教学合作周在浙江树人大学外国语学院顺利开展,日本活水女子大学文学部现代日本学科荒木龙太郎教授、高桥敬一教授、渡边诚治副教授来到校,分别与日语专业“高级日语”、“商务日语”“基础日语”、“日本历史与文化”等四门课程进行中日课程教学合作。
此次课程教学合作是由外国语学院与日本活水女子大学共同发起,由双方各自选拔指导教师和本科生组成一个班级,利用班级上课制的优势,课程采用全日文教学,采取外国语学院在校学生和日方前来交流的学生混合编班、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的课程研讨的教学方式,最后进行成果展示与汇报。新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赢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中日合作教学是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国际化项目的其中一环,旨在有效利用国外优质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以此营造更为丰富的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拓展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平台。自2012年首次聘请日本立命馆大学山田人士教授作为我校客座教授,开始实施中日合作课程教学以来,日语专业一直致力于中日合作课程面的拓宽,与日本活水女子大学的国际化课程合作已连续实施多年。日语教研室多名教师聆听了相关课程,一致反映不仅让学生们体验了日方教师的精彩授课,也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探索和研究日语教学新思路的平台。
3月16日上午一二节课,来自活水女子大学的渡边老师在A3-306教室给12级的3班和四班的同学授课。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节课讲授日语语音的变化规则。因为渡边老师在日本授课期间发现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日语发音都不是很准确,而日语发音的高低在大部分的场合是有其共性和特点的,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预测一个单词乃至一个句子该如何发音。渡边老师利用ppt,带领学生们思考发音规则,学生们也都非常聚精会神的跟着其思路,一起学习如何发音。内容难度不大,学生们也都能听懂其发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第二节课内容是讲授语法使役态,选择该内容也是因为有留学生想让渡边老师帮忙做事情,在发邮件的时候把该用法用错了。因此渡边老师认为该语法在很多学日语的同学中间未能正确使用的概率较大。渡边老师从最简单的朋友之间的关系谈论该语法的使用,逐渐难度加大到陌生人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由于日语里有敬语的表达方式,因此一个相同的句子表达方式根据使用对象不同,表达方式也不一样。
渡边老师语言风趣易懂,深入浅出,上课形式活泼,课程内容适合学生水平。渡边老师通过简单易懂的日语讲解外加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训练,使课堂气氛活跃,课程的授课效果极佳。同学们都表示非常喜欢渡边老师的授课方式,希望有机会能有更多的机会听日本老师们的授课。
3月16日,日本活水女子大学的高桥敬一老师给我们上了有关敬语使用方法的课程。听了高桥老师的讲解,我感受到我们之前并没有掌握好敬语的使用方法,为了以后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自身对谈话对象的尊重,我们应该克服困难,努力掌握敬语。总而言之,高桥老师的课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3月16日,高桥老师给日语121班和124班上了一堂关于敬语使用的商务日语课。前半就敬语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后半着力于敬语的演变及实际应用。这堂课使学生对于敬语的体系框架有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感受,能更贴近生活进行应用。
3月18日下午,日语教研室有幸邀请到日本活水女子大学文学部现代日本文化学科荒木龙太郎教授作为《日本历史与文化》课程的业师,为日语专业12级学生做了题为《日本近代化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
荒木龙太郎教授是日本知名学者,主要研究阳明学说及《论语》对日本的影响。代表论著有《王阳明的思想观》、《王心斋新论》等。讲座过程中,荒木教授介绍了儒教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分析了近代学者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教授在结尾部分提出儒教使日本企业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而不单纯以谋利为目的的观点,颇为引人深思。荒木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妙语连珠,赢得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整个讲座语言简练有力,分析生动到位,重点要点突出,同学们认真聆听并记录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受益匪浅。
星期二,来自日本活水女子大学的渡边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课。他上课很风趣,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能够让人全神贯注的听课。他教授我们关于「ている」的意义和用法。一是接续,二是反复,三是完了。原来我以为「ている」是一个很简单的用法,比如说表示现在进行时,正在发生的事。但听过渡边老师的课后,我才知道「ている」的使用有多复杂。渡边老师上课很生动形象,很有活力,能带动人积极向上。当我们遇到不懂的单词或语句时,渡边老师会用做动作的方式来人我们明白。对我们这些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不错的教学方式。渡边老师很有耐性,做一遍动作,我们不明白,他就会做第二遍第三遍,知道我们清楚明白为止。听完渡边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日语就像中文一样博大精深,现在的我们才只是揭开了日语的第一层面纱,要想更了解日语,会用日语,我们还得继续努力。